實踐大學首頁 諮商輔導中心 各期電子報 聯絡我們 完整圖文內容

【編輯 / 實踐大學諮商輔導中心實習諮商心理師 / 鄭詠全】

你瞭解自己嗎?

隨著進到了大學就讀,我們接觸社會的經驗變得越來越寬廣,開始認識了更多人也嘗試追求更好的自己。這像是不曾停歇的成長之旅,充滿著挑戰。但是否我們也曾在過程中受了點傷,發現了自己的「脆弱」與「不安」,甚至還有些「偏執」。然而這些細緻的情感卻因為種種原因只能被置放在內心的深處,我們彷彿還是得溫柔地回應這個外在世界,但那些真實的感受,你知道去哪裡了嗎?

本期春季電子報以「那些屬於我們的內心眉角」為主題,文章中舉出了四個目前我們常聽見、或者是你也正在經歷的內心小劇場,希望能邀請每位讀者能進一步去理解與接觸自己最真實的感受,仔細看看那些其實我們都挺在意也為此感到疲累的狀態,是該與它們好好地相處了。

【格瑞思心理諮商所 / 王釗文心理師】

「不管是和朋友在一起,或者去參加活動,往往在離開之後,發現自己鬆了好大一口氣。我覺得自己很奇怪,明明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為什麼還是覺得壓力好大。我是對自己沒有自信嗎?還是對人防備心太高呢?這種問題我很難啟齒,因為就算我表現得再怎麼好,我就是不如別人輕鬆自在啊!」

如果你對這樣的心情感到熟悉,你很可能需要認識一下由伊蓮.艾倫(Elaine Aron,1996)博士提出的高敏感族的特質。在二十多年前,她根據一項在美國的調查提出,有百分之二十的人是天生知覺比較敏感的。

甚麼叫做知覺呢?簡單說,我們的神經系統經過刺激而興起的反應,而這些反應會經過我們的「中央處理器(大腦)」所處理,於是我們就可以對這個世界有「知覺」了。這個看似簡單的知覺發生的過程,每一刻都影響個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在這裡它可以解釋高敏感族的特別之處。

經過高敏感人的中央處理處理後的知覺世界跟其他的人是很不一樣的。簡單說來,在他們的知覺世界裡紅的更紅、藍的更藍、粗糙的更粗糙、柔美的更柔美。所以高敏感人對環境中的人、事、物的存在很「有感」。他們會不斷的想著別人的心情、別人對他們的觀感、別人對他們的期待與影響、別人與他們的相異之處,這些他者的存在可能在高敏感人獨處時,仍舊持續地餘音繞樑,不絕於耳。這導致高敏感人更加小心緊戒的面對環境,因而無法輕鬆自在的展現自我。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4jb8V

讀者可能會問:「聽到這是我天生的特質,而不是我的問題,當然是鬆了一口氣,但是,難道我就只能這樣嗎?我不能像其他人一樣在團體中愉快的自處,不要老是自我懷疑,緊張兮兮的不斷自貶嗎?」其實,和別人比較總是讓驕傲的更驕傲,自卑的更自卑!高敏感人希望能有更自在的心情,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回到自己。

儘管存在的眾多他人的環境是如此的豐富又偶有威脅,叫高敏感人們心神不寧,但如果他們可以試著去找到人我之間的人際「界線」,在界線清楚的情況下,才去尋求自己與他人的「連結」,也許事情就會比較單純,也比較容易找到有趣的感覺。過度或太快的想要在新環境裡確認自己與他人的連結,往往犧牲了健康的界線,最後還是很難與他人有好連結。例如:為了表現自己的合群,沒有考慮自己的體力與心力的限制,答應朋友參與太多的活動,後來反而因為負荷過多的刺激,因為身心俱疲而變得情緒化,開始討厭自己或朋友,導致彼此之間的隔閡。

高敏感人需要注意的第二個部分是恢復自己的「知覺深戲」。天生的細膩知覺其實很需要有可以玩味的空間去發展。不管是視、聽、觸、嗅、味,也許是一種詩情、也許是一種身體的舞動、美學的世界、豐富的大自然、科學之美都是高敏感人知覺深戲的場域。能夠給自己充足的時間與自由的空間在其中,通過沒有目的的浸潤,純粹地享受自己,往往能使高敏感人從被各種瑣事消耗後的疲憊中,恢復原有的光彩。

第三部分是關於情緒的創傷處理。高敏感人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有的大大小小的不安感受,因為沒有被處理而長期地暴露其中。例如:家庭環境的動盪使其處於被拋棄的威脅中,而父母可能忙於爭吵衝突而沒有注意到這個高敏感兒的恐懼。慢慢地,自我會切斷感覺的通道,不再掙扎並且看似適應了當時的環境,但是在後來遇到類似的刺激時,就會出現比較僵化而無法有效因應真實狀況的情緒反應,例如過度投入或疏離,這就是情緒創傷。如此的現象可以尋求心理諮商,好好重新讓感覺的通道完整連結,恢復高敏感人健康而獨有的敏感特性。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37bpL

接下來,為了給大家留個印象,我虛擬了一則神話故事作為高敏感族的傳奇。傳說中很久以前人類依照身心敏感度分成了好幾個部落,「超高敏感度」的人類組成一個部落,「高敏感度」的人類又有一個部落,「中度敏感」的人類比較多,可以分成好幾個部落,屬於「低度敏感」的人類也有一個部落。由於部落內子民的敏感度接近,大家可以彼此相知相惜,共同經營適合部落內子民的生活環境。

有一天,天神為了讓不同敏感度的人類可以互相激勵,彼此學習,聽了幕僚的建議,將每個部落的人們打散,讓他們一起生活,從此以後,高敏感的人們必須與大部分是中度敏感的人們一起生活。雖然不同敏感度的人們一起學習,給了彼此很好的刺激,有助於文明的進化,但對高敏感的人們則多了一分挑戰,那就是身為少數人,必須記得自己的特殊性,並尊重自己的生存與學習方式。可惜的是,時間一久,高敏感的子民們都忘了這件事,於是因為過度的刺激而受了許多傷害。

而如今有一些高敏感族憶起了他們的來處,於是作傳論述關於高敏感人們的生存與學習策略,這篇文章即是從這些書籍整理出來的概要。希望高敏感人們總是不要忘了為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際界線,再去經營人際間的連結,並且隨時注意自己是否給了自己充足的時間與空間去進行知覺的深戲,最後,不要忽略那些需要特別關照的過去的情緒創傷反應,如果能做到這些,相信身為高敏感的人們都能帶著這獨特的敏感天賦優游於這個充滿著有趣而豐富人、事、物的世界裡!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eLVAM

參考書目

1.高敏感族自在心法。伊蓮.艾倫(2017)。生命潛能出版社。
2.高敏感是種天賦。伊莉絲.桑德(2017)。三采出版社。

【中國文化大學學生諮商中心 實習諮商心理師 / 劉衞】

『別人家的小孩,全世界第一可愛,我永遠不如別人家的小孩;
別人家的小孩,全世界第一可愛,打贏一個,無數個又出來。』

圖片來源:創造101-第8期Yamy組-別人家的小孩影片截圖

       人比人氣死人,但我真能不比嗎?

你是否會常常覺得不快樂?當發現自己努力達成某項成就,卻發現有別人已經達成了更高遠的成就;或是你常常覺得自己不管做了與不做,只要跟別人一比,就會覺得自己表現得不夠好、糟透了。

假如你常常遇到上述的情況,又在其中感到憂鬱跟沮喪而無法自拔。小心!你可能掉入了比較心態的陷阱中。

比較心態這件事的出現,小則在每天與同學相處,看到別人玩得比自己多,功課比自己好;大則在逢年過節與親戚相聚,發現表哥表姐事業有成,堂弟堂妹考上名校。

回頭望望自己,只看到滿滿的不足,看到自己在無力跟痛苦之中,羨慕而忌妒,卻怎麼也跳不出這囹圄。

「人比人氣死人」這句話人人耳熟能詳,寓意是告訴人們不要總和旁人比較。因為人與人之間真要比較起來,比較不盡,就算一個比贏了,終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沒有人可以從頭到尾都比贏別人的。

道理人人懂,但我真能不比嗎?

       比較是一種「自然反應」,是一種社會性跟心理性的天性

比較無所不在。

盡管說起來,比較總是帶給我們許多的負面感受,但比較其實是我們的天性,我們看到其他人的第一眼就在比較了。

因為人是一種具有社會互動的動物,比較可以幫助我們對遇到的人事物,有更正確的認知,同時決定出應該如何與之應對的作為。

比較心態不只是上述的,與朋友、親戚比誰過得比較好而已,這更是一種對生活選擇的利弊權衡。

當一個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在考慮自己未來究竟要先投入職場,還是先讀研究所進修。在他的腦中,必然會把自己放進與自己相近的同儕群中做比較,同時在腦中布局,假如自己先工作或是先讀研究所,對自己的未來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會讓自己所站的社會地位有什麼不同?我能有多少優勢?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RW2dG

就算我們撇除討論,人與人所獲得之物質報酬的多寡差異,單純就「比贏了」這件事情,其實也有強烈的心因性的回饋,比贏了這件事本身就會給人的內在帶來無比的優越感跟愉悅感。

神經科學家發現,當兩個受試者在實驗設計的遊戲中成功賺取獎金時,他們的腦神經中的報償迴路反應都會變得活躍,但更重要的是,當其中一個受試者發現自己贏的比另一個受試者多時,他的報酬迴路反應甚至會比原本變得更加的激烈。

       錯誤的比較心態:永遠都看到別人比自己好

綜上所述,比較本身沒有錯,它甚至可以幫忙人對自己的生活更有掌握,理解自己所在的位子,為自己即將或是已經做出的行為做合理的評估,讓自己在自我的規劃上更具體與長遠,過程中還能有開心的感覺。

這樣看起來,比較這件事好得很,為什麼會讓人不開心呢?

心理學教授Keith Payne所提出一個名詞叫做「破梯效應」(Broken Ladder),他以階梯作為社會地位的譬喻,每個人所擁有的收入、教育程度、職業聲望等等的數值,可以用來預測這個人在社會地位的階梯上所在的位子,並且,這樣的位子應該也可以預測該個個人的心理感受(例如:位子越高,幸福感越高、位子越低,幸福感越低)。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97WE8

但是Keith Payne卻發現人本身內在的感受,與人實際所擁有的物質價值相關很低,他發現實際處於高階層的人,在自我評估時會把自己放在較低的位子,被客觀評為貧窮的人,卻把自己評在較高階層。

而且他發現,當人越往富有的階層走時,因為與更多的比自己好的人做比較,反覆地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越來越覺得自己所處的位子低下,這種心理上的自我貶抑,甚至會造成身心症狀。

所以出問題的不是比較,而是錯誤的比較心態。

通常比較會造成人的壓力,是因為我們只與比我們好的人與自己做比較,社會性的要求,總是要我們好還要更好。結果,我們從比較中總是看到自己的不足,但同時忽略了自己與他人本質的差異。

這樣脫離現實的比較,就容易給人挫折感,而且,我們又會拿這樣的挫折比較來給予自己評價,從而造成一連串的負面影響。

       停止錯誤的比較:正確認識自我三步驟

第一步,感覺自己面對比較的情緒

面對比較帶來的挫折跟失落時,先問問自己,自己到底感覺到了什麼情緒?試著放掉那些「我應該要達到某某成就!」、「我沒有達到這項成就,我就是個糟糕的人…」等等的想法。

問問自己想要跟別人一樣好,或是比別人更好的背後,是怎樣的心情,是憤怒、悲傷、害怕,還是愧疚呢?

問問自己為何跟別人做比較,而且失敗後,就會有這樣的心情冒出來,花一點時間讓自己擁有這些心情,而不用去急著想要改變些什麼。

第二步,正確的比較

當你能接觸自己的心情,而且了解自己的情緒為何而生之後。可以開始試著檢視看看,自己是不是落入了破梯效應中,總是向上比較的謬誤中。

假如你發現自己確實,一直在反覆的向上比較中感到挫折,不妨向下比較看看。畢竟,向上比較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但只有向下比較,才能夠看到現在已經擁有的能力與基礎。

只有同時掌握自己不足跟俱足之處的人,才能踏實地為自己的未來發展有所努力與規劃。

第三步,寫下自己最重視的事

每個人的生命經驗都是獨一無二的,盡管這句話有些老套,但我們都要承認,每個生命的確都有自己不同的點,我們之中唯一的共同點則是,沒有一個生命是完美的。

所以試著寫下自己最重視的事情,或是價值觀,並且專注的去做、去實行自己的生活,你會發現自己漸漸不在意比較的落差,你會越來越能從容地活著自己的生活,即使是不完美的,但確實充滿生命的能量。

【諮商心理師 / 林仁廷】

2019年1月13日東森新聞

新北市12日晚間發生一起家暴案,一名42歲男子不滿兒子買的肉圓沒有加辣,竟動手毆打,將兒子打趴在地,妻子也被勒住脖子,拖行數公尺,影片曝光後引發社會撻伐。

據了解,施暴影片曝光後,大批網友肉搜出男子的住處,並前往要教訓他,先出拳痛毆給他「教訓」,還強逼他吃辣椒,男子因而被送往醫院救治。其中7人毆打男子,事後被警方帶回派出所訊問。

網友得知此消息後,紛紛留言,「還坐救護車,太浪費了」、「罪有應得」、「私刑比報警有效多」、「支持鄉民的正義」、「這種人打給他驚才會受到教訓啦」。

「肉圓加辣」是近期有名的家暴事件,新聞報導後引發極大迴響,紛紛在網路聲援弱勢的那方,並強烈抨擊行為人,甚至集結團體行動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要讓行為人受到教訓。

       同理與同情的差別

我們對他人所經歷的事情能感同身受,想要做些什麼,是同理心(empathy)的一種表現,大陸則譯為「共情」,激起與他人在處境下相同的情緒感受。同理是理解與呼應他人感受,並不是陪著當事人一起陷在困境裡。

如果情緒被激起,但與當事人一同陷入情緒裡,認為當事人好可憐、沒能力,認同他真的走不出來,一起無助,這不是同理,而是「同情」。同情是不好的,我們同情嬰幼兒是因為他們真的有能力上的限制,但過於同情當事人,放棄期待、過度協助反倒會弱化當事人,讓他自己也小瞧自身的生存力與改變力。與有些人認為「直接給街友金錢,並無法改善其生活」的說法雷同,不過這只是部分正確,有時候也要考慮現實,如果他今天就餓死了呢?也就不必談明天了。處境永遠是複雜的並無單一作法,在此先不多談。

在「肉圓加辣」事件裡,同情當事人很普遍,然而有些人轉而出手教訓行為人呢,這是怎麼回事呢?這是同情的一種變化,從協助當事人的焦點轉向替他討回公道,出一口氣,讓壞人自食惡果,把私刑行為正當化真的能幫助到當事人、矯正社會風氣嗎?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jvDD2

       社會集體的陰影反應

心理學家榮格(Jung)提出「陰影(Shadow)」的概念,指的是每個人內心裡總隱藏著自己不願面對或無法處理的軟弱面。陰影的產生,跟童年經驗有關,當時不夠成熟未有應對能力,只好把挫敗暫時隱藏,甚至不讓意識面知道,也就是說,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什麼陰影。隱藏並不是從此不見,而是如影隨行,當有相關線索刺激時,便會做出對抗陰影的反射行為,例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就是這個意思,有的人看見倒影在杯上的弓箭影子,以為蛇影立馬摔破杯子保護自己。陰影常會讓人產生不經思考、過度而立刻的自我保護行為,以逃避面對真正的議題。

這個概念不僅是個人的,也有集體的,榮格認為社會群眾裡也有集體的陰影,當我們對某些事輕易激起共同情緒並採取相似行為時,就可能有這個陰影存在。我們對「肉圓加辣」的社會事件群起憤慨,迅速將它對號入座,同情當事人可憐無助,教訓行為人無情暴力。我們被激起的情緒,其實反應了「家庭關係衝突」是社會群體一直無法處理或難以面對的陰影面,我們每個人身陷其中,在同樣關係衝突陰影下長大成人。因為都很難處理自己家裡的事,以致長大後特別「同理」類似的家庭衝突及家庭暴力,「同理」當事人無力反抗暴君,所以聲援、替天行道才大快人心。這個「人心」不是當事人的情緒得到安全感,是我們的情緒得到抒解罷了,替自己的過去出口氣,越多人同意這個作法陰影便越強大,讓我們以為這是正確的選擇。(另一種形容:社會理盲)

小心!這些情緒的湧現不是同理,是陰影,並促發我們有化身正義魔人的正當理由。特徵是,情緒直接產生行為,失去控制,非得大快人心、對方認錯、爭一口氣才會罷休、覺得足夠。陰影反應常讓我們忘了事件的主角是誰,怎樣幫當事人才是較好、較長遠的作法。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5OMjM

       那麼,我們可以怎麼做?

肉圓事件給我們什麼啟發呢?要如何善用情緒的同理,產生好的對應呢?

1. 同理感受與處境,不做評價。

當你聽到這樣的事,也許會有些情緒湧現,先不做評價,試著理解當事人畏縮的行為有其原因(EX:長期被威脅),同理當事人的心情感受,針對情緒的部分給予呼應、支持。

2. 以「局」的視野思考,而不是同情替其行動。

同理情緒,但不讓情緒帶你進入「受害者的位置」(受害者常認為自己處於無法動彈的位置),不是同情替其行動,通常也不會轉向懲處行為人。

以「局」的整體面來思考,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事發生,除了當事人本身的因素外,還有其他什麼條件?如經濟困境(很多離不開暴力者,通常也缺乏工作能力養不活自己)、傳統觀念束縛(例如希望完整的家、希望孩子有雙親等觀念)。思考的結果不同,幫助當事人的行動就會不同。

3. 自己可以做些什麼?近程與遠程的行動方案

由於這是新聞事件,警察、社工已介入,因此該以遠程方案來思考,如(1)督促該事件,追蹤後續發展(2)一人一信支持鼓勵當事人(3)捐款到可信任的機構再轉給他們(4)促進法律制度的改正或社會觀念的修正…

如果發生在自己認識的人,屬近程方案,同理後我們可(1)提供社會資源訊息:如打113詢問、找里長、社福中心、諮商輔導資源(2)緊急狀況則撥打110或119(3)個人可提供的有界線協助:分享食物、陪伴聊天、一些金錢…

同理心是一個起點,經過思考與「局」的視野,讓同理心引導我們正確行動吧。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0ZE5l

【實踐大學諮商輔導中心 實習諮商心理師 / 鄭詠全】

當退去光鮮外表 當我卸下睫毛膏
脫掉高跟鞋的腳 是否還能站得高
當一天掌聲變少 可還有人對我笑
停下歌聲和舞蹈 我是否重要
我鏡子裡的她 好陌生的臉頰
哪個我是真 哪個是假

這是知名歌手蔡依林在歌曲<<我>>當中的段落,歌詞描述著在外人眼中總是看似閃耀的她,當回到平靜的時刻與樸素的自己相處時,心裡卻出現許多質疑的聲音,她困惑與不安著,鏡中的那個人彷彿已是陌生的模樣。

我想這樣的情境與衍生的情緒,大多數人都曾經歷過,有時便在夜深人靜時反省一天的表現,有時會在忙碌生活的空檔中才猛然地回頭思索過去的人生,究竟什麼才是「真實」的自己?在大學豐富的生活中,可能在同一天就得經歷上課、社團活動、打工實習等等的事情;而要面對的人際互動除了家庭關係外,還要學習跟同儕的相處、與情侶的磨合甚至是和同事上司的合作,在這些情境中我們可能都得迎合不同的需求而呈現出適切的模樣,久而久之便也逐漸習慣將真實的自己先退居到幕後。當想到這邊時是否就感到一陣心酸,有種累不是事情多寡的累,而是自己必須要像京劇變臉般不斷轉換的疲憊。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Z952A MV截圖

可曾仔細想過,別人都是怎麼稱呼自己的嗎?

在大人眼中,你是乖順的「學生」;在朋友面前,你扮演「開心果」;在工作上,你還是需要努力學習的「菜鳥」。好像我們會開始用這些外部稱謂來描述與定義自己,而長越大才發現,原來屬於自我的價值還真難從自己本身生長出來啊!

心理學家榮格曾提出理論將人類心靈劃分成數個區域,其中有一塊便稱為「人格面具(persona)」,簡單來說它指的便是為了因應外在環境而「呈現」出的自己,如同戴上一副副的面具,只希望能進入不同的聚會。這裡的人格面具與平常戲稱人前人後的面具概念不那麼相似,對榮格來說,人格面具更重要的是具有協助我們生存與適應的功能。端視現在的生活經驗,哪件事物何嘗不是要我們戴上人格面具去執行才可能產生效益呢?如果想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需要友好與和善的態度;期待有更好的工作機會,那就得在老闆面前呈現出積極進取的一面。這些看似都是這個社會普遍需要的特質或個性,憑藉著人格面具的存在,好像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獲得一定的幫助。

因此應該能想像得到,人格面具之所以誕生,也正是每個人都有著想追求的期望與目標,而這份目標又同時會受到社會文化的引導。舉例來說,電視劇常演出女性進入到婚姻後的辛勞,特別是發生於住在夫家的女性,常看到她們努力維繫家庭關係、照顧家人的大小事,這或許就是一種為了婚姻與家庭的和諧而呈現出來的人格面具,面具名稱就叫做「X家好媳婦」。其中無論是妻子、媳婦或母親這三種主要的家庭角色,都還是潛藏著傳統社會文化下對女性的看法,雖然看似無奈,但這便是每個人成長中所接收到的教育與文化氛圍而逐漸形成的模樣。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rrjkZ

然而,我們有時會在恍惚之中才驚覺自己已迷失在各種人格面具當中,其實在理智上也都明瞭鏡中的模樣也許並非是真實的自己,但為什麼還是會在失落之後再重複地戴上面具呢?

在解釋這個問題前不妨可以先思考看看,是什麼原因讓我們離不開,好像就不能專注的做自己呢?

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擔心「無法再融入」原有的環境,人類與生俱來便有著歸屬的需求,面具某程度也保護了一定的人際關係,倘若失去便也表示得承擔與他人不同的風險,大部分的人,還是希望能多討人喜歡,也不想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

而再來便是失去人格面具後的感受太令人不舒服了,在華人的集體文化中,「自尊」一直都是很重要的課題,許多事都會考量到有沒有顧及到面子,一旦沒有辦法被社會接受便會很直接地產生「丟臉」或「羞愧」的情緒。而在家庭中更容易出現,光是想到若能在過年期間拋開一切,大膽地回應親戚們浪濤般的關心,便覺得通體舒暢,然而此舉可能就會讓父母覺得蒙羞了,自己在拿紅包時可能也會因此尷尬到手軟。

而最後,是「自我認同」會變得模糊,之所以選擇這個人格面具,一定代表自己也認同了它能帶來的影響。或許它能給予舒適的人際交往圈、讓我們在舞台上更受到他人的關注等等,如果人格面具能保障我們的生存價值或生活品質,我想很難不繼續去朝這個方向發展。因此值得注意的是,當我們完全將自己的價值也建立在外在的互動上時,確實會在自我認同上感到更加模糊,如同<<我>>另一個段落的歌詞:我用別人的愛定義存在,怕生命空白。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g4jNR

從上述可以知道,彷彿人格面具的存在早已充斥著生活,同時帶來了適應的能力卻可能也造成矛盾,我們還是得要為自己的生活目標承擔這些困擾,而有些社會文化的因素又強大到難以抗衡,對於總是要不斷轉換模樣的自己依舊會覺得無奈,要如何才能在與整個社會接觸的過程中,不再感到那麼地衝突呢?下面幾個步驟可以練習看看:

1. 辨識人格面具的運作機制

嘗試觀察自己在哪些互動情境中會特別感覺到矛盾或不舒服,或是有某些慣性的模式在運作,可以運用下面的句子找出來:「當對方這麼做的時候...我其實內心很...但我卻...因為...後來...」比如說曾有朋友當眾指責我的時候,我其實感到非常的委屈,但卻選擇默默承受朋友的批評,因為我在大家眼中並不是一個會發脾氣的人,而後來好像事情也就這樣過去了。此時便可以看到原來我因為想在大家面前營造一個和善的形象,因此才有著後續的反應,而結果看似沒有什麼衝突,似乎又能回到我友好的那一面,這也代表往後可能會更增強了這樣的運作。

2. 學習接納自己的情緒

以上述為例,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我感受到非常委屈」的這個情緒,有時在事件發生的當下沒有辦法立即地看到內心的不舒服,因此便也忘記而不知不覺壓抑了這份感受。但往往會使我們日後感到受傷就是因為沒有好好理解自己為什麼會有委屈的心情,如果有機會能停下來讓負面的情緒自由地發生,便可以進一步思考如果再次發生同樣的情況時能做些什麼預備。

3. 練習將真誠的自我放入人格面具中

試著想想看,假如人格面具也是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是否就不再會有情緒上的落差呢?然而這也許只是理想中的情節,身處在社會中不免俗地就是得練習面對一次次的挑戰,可能還是需要戴上幾頂符合時宜的面具才能好好適應,但若能在之中加入一些內心的真實聲音,例如我能嘗試在受到委屈後先向一位信任的朋友訴苦,分享我當時的心情,慢慢地讓內心與面具能夠達到平衡。

無論是哪種情境的呈現,人格面具本身並不具有優劣之分,願我們都能理解每個樣貌產生的緣由與造成的影響,並能找到方法讓真實的聲音能加以投入。

最後再次分享<<我>>的一句歌詞:

別忘了我應該誠實對待當年那女孩。

【編輯 / 實踐大學諮商輔導中心 實習諮商心理師 / 鄭詠全】

在我們的大學生活中,總是得面對各式各樣的挑戰與挫折,
有時會因為課業表現感到焦慮、會對一連串的生活瑣事感到
煩躁、會在與他人相處時反省了自己…等等。這些人生經驗
會使我們更加知道內心所在意的事件是什麼,或許也更容易引發
了一些負面感受。

有沒有一些時候,當冷靜下來沉澱時,是否會發現內心其實住了一頭「小怪獸」,它好像躲在心裡的最深處,不知不覺中影響著我們的心情,它可能代表脆弱的你、自私的你、憤怒的你、甚至是許多負面感受的共和體。一起來看看這期的小太陽專欄,志工們都各自分享了哪些小怪獸,它們為什麼誕生,出現後又造成了什麼樣影響呢?

【日會一甲/黃家樺】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K41pR

有次我和幾個非常要好的朋友約吃飯,我們約下午一點,由於很久沒見,我特別期待。沒想到一點十五分後,未見到半個人。一小時過去,我有些等不著,打了通電話給他們,說是錯過火車,會盡快到。心想這麼久沒見,再等會兒有什麼關係呢?於是一個小時又過去,仍未見到他們。撥了電話給他們,得到的回覆是:「我們餓了就先吃了,你要來嗎?」當下我真的好生氣,心裡僅浮現一句一群現實的人。事過一個月,我原諒了他們,認為既然是朋友,何必留下不愉快?我想這就是我心中那個不怕受傷的怪物小海星,希望它能學著少點不該的傷害。

【日社二乙/詹嘉欣】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Z9x7a

國中這階段是我經歷最多衝擊的時期,和同儕間的相處也在其中,國二開始了一段低潮,我受到班上排擠、冷眼對待,使我陷入自卑,那些嘲笑謾罵、丟在我身上的垃圾成了無法抹滅的記憶。於是在我心中萌生了一個小怪獸,害怕人群卻也渴望人群,我像是迷唇姐,變得依賴他人,一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總會試著彌補,自我譴責。

高中調整心態後,原先友好的朋友卻又疏離,使我曾短暫沉迷交友軟體,那時候的我在網路世界發展友誼,此外,我用厚重的妝粉飾自己,再經由修圖軟體層層包裝,就為了得到認同讚美,我覺得我一直找不到自己,這段時間我很明顯的無心向學,班導師擔心我會荒廢學業,便和我分享她自身的經歷,是她使我的生活逐漸再步入正軌,經由她和家人的鼓勵,以及我努力調適自己,在之後便刪除所有交友軟體,我反而有種走過黑夜、迎接曙光的感覺,我卸了濃妝,更卸掉了別人對我外表的觀感,也許我也還在學習如何與我心中的迷唇姐相處。

【日社一乙/林宥佑】

圖片來源: https://reurl.cc/4rNaY

我的小怪獸叫「多重人格的社交」,有人對我說過:「妳對XXX講話怎麼這個假掰?」這裡的XXX可以帶入任何人,因為我對每個人的態度都不一樣,但這就是我的煩惱。不知道該如何去面對所有人,是應該態度一致呢?還是像有一位長輩跟我說過的,社交本來就該八面玲瓏?

但到了大學,我有種已經迷失了真正的自我的感覺,我不知道「多重人格的社交」中,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或許要到哪天遇到一個轉機,我才能明白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實踐大學 諮商輔導中心 © 版權所有
▶ 指導 / 張宏生學務長
▶ 總編輯 / 彭韻治主任
▶ 編輯 / 楊茹婷老師、王珮蘭老師、張嘉玲老師、薛卉芝老師、劉子菡實習心理師、鄭詠全實習心理師